防弹衣应穿着灵活,易于穿脱。穿着后不能使两臂的自由运动及人体跪、跳、蹲、俯仰、转体等动作受到限制。
防弹衣的外套与防弹层部件规格相适应,应能分离。
3级软质防弹衣
1、执行标准:《GA141-2010 警用防弹衣》;
2、防护等级:3级;(须在检验报告中体现)
3、防弹层材质:软质(R);
4、参数:
(1)一般要求
防弹衣材料应无毒,对人体无自然伤害。
防弹衣应穿着灵活,易于穿脱。穿着后不能使两臂的自由运动及人体跪、跳、蹲、俯仰、转体等动作受到限制。
防弹衣的外套与防弹层部件规格相适应,应能分离。
躯干防弹层部件应标明弹击面或贴身面。
(2)外观要求
防弹衣的外套应无破损、浮线、漏针等缺
防弹层材料表面无破洞、深坑、划伤、裂痕缺口、边角毛刺等缺陷,金属材料应进行防锈处理,非金属材料应均匀平整。
同一层防弹材料应均匀平整一致,无拼接、局部隆起、皱褶等缺陷。
由多层防弹材料组成的防弹层,各层规格尺寸应一致。软质防弹材料不应对原材料进行化学及热粘合处理。
防弹衣附件的防弹层结构和材料应与躯干防弹层部件一致。
(3)颜色:防弹衣外套颜色应为警服蓝色。
(4)防弹层保护套材料性能
防弹层保护套为黑色,应不透光且密封不透水,封边应均匀一致。
应具有抗渗水性能,耐静水压力应大于等于18kPa。
(5)防护面积:防弹衣躯干的实际投影防护面积应大于等于0.25m2。
(6)防弹性能
防护等级 | 枪弹类型 | 枪弹初速(m/s) | 适用枪型 |
1 | 1964年式7.62mm手枪弹(铅心) | 320±10 | 1977年式7.62mm手枪/ 1964年式7.62mm手枪 |
2 | 1951年式7.62mm手枪弹(铅心) | 445±10 | 1954年式7.62mm手枪 |
3 | 1951年式7.62mm手枪弹(铅心) | 515±10 | 1979年式7.62mm轻型冲锋枪 |
4 | 1951年B式7.62mm手枪弹(钢心) | 515±10 | 1979年式7.62mm轻型冲锋枪 |
5 | 1956年式7.62mm普通弹(钢心) | 725±10 | 1956年式7.62mm半自动步枪/ 1981年式7.62mm自动步枪 |
6 | 1953年式7.62mm普通弹(钢心) | 830±10 | 1979式年7.62mm狙击步枪/ 1985年式7.62mm狙击步枪 |
注:防护等级6 级以上的列为特殊等级。采用防弹插板结构在局部达到4级(含)以上防护等级的防弹衣,需在相应等级前加“C”(表示防弹插板结构),同时应在“C”前注明所采用未加防弹插板的基础防弹衣防护等级。单独测试防弹插板防护等级时,采用本表对应级别表示。
防弹衣按照表中不同防护等级规定的枪弹类型和枪弹速度进行试验,在有效命中情况下,防弹衣应阻断弹头,且背衬最大凹陷深度应小于等于25mm。
若在防弹层上加防弹插板局部提高防弹能力的防弹衣,应测试防弹插板覆盖区域的防弹性能和凹陷深度,同时还应测试未加防弹插板的防弹层防弹性能和凹陷深度。
(7)耐浸水性能
常温下在水中浸泡 30min 后,进行防弹性能试验,应阻断弹头,且背衬最大凹陷深度应小于等于 25mm。
(8)环境适应性
高温:在+55℃±2℃,恒温4h 后,15min 内进行防弹性能试验,应阻断弹头,且背衬最大凹陷深度应小于等于25mm。
低温:在-20℃±2℃,恒温4h 后,15min 内进行防弹性能试验,应阻断弹头,且背衬最大凹陷深度应小于等于 25mm。
耐湿热:在70℃±2℃、相对湿度 80%条件下,经 240h 处理后,进行防弹性能试验,应阻断弹头,且背衬最大凹陷深度应小于等于25mm。
5、提供不低于100万产品质量和责任保险。